资讯动态
资讯详情
赤水河流域小水电清理整改取得阶段性进展
过去,贵州省遵义市赤水河流域187座小水电悄然兴起,因能源发展需求进行了高密度水电开发,改变了当地河流原有自然生态系统,对珍稀特有鱼类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不利影响。近三年,对小水电的逐步清理整改,河流鱼类资源恢复明显,赤水河流域正逐步呈现出一派往日的勃勃生机。
截至2022年10月底,遵义市已退出小水电116座,其中包括一级支流大同河和习水河的部分小水电。大同河发源于四川省古蔺县九岩洞,河流总长70.7公里,于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汇入赤水河。在贵州省境内大同河流域共建有小水电站17座。截至目前,包括两汇水电站、天桥电站等10座小水电已拆除,大同河在赤水境内的12.5公里干流河段实现了全面自然连通。
作为赤水河重要的一级支流,习水河流经习水县和赤水市,最后进入四川省合江县汇入赤水河,全长156公里。在贵州省境内习水河干流共建有小水电站20座。其中,在赤水市境内的8座电站中,高洞、长沙等3座电站已拆除;习水县境内的12座电站中,和平等9座电站已拆除。目前,习水河下游干流河段从赤水市官渡镇观音岩电站以下38公里河段实现了全面自然连通。
“电站拆除以后,河流鱼类资源恢复明显。”中科院水生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大同河两汇水电站为例,其坝上江段鱼类物种数量由电站拆除之前的11种增加至13种,坝下江段鱼类物种数量由电站拆除之前的12种增加至19种。”
这位负责人说:“在水电站拆除后,我们欣慰地看到部分珍稀鱼类的种群数量得到了明显增加,种群结构也逐步优化。”随着流量增加,高洞电站坝下江段岩原鲤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鱼类的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平均体长和平均体重明显上升,并且大个体的比重在渔获物中的比例明显增加。“这可以说明它们的种群结构正在优化。”
据了解,《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已经印发实施,相关配套文件正在逐步规范,以清理整改小水电为伊始,贵州省将继续推动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整改工作。
(以上来源:中国环境报,侵权必删。)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960-1568